記者:您從事泵閥行業工作多久了?
李向英:我從事泵閥行業工作已經有十多年了。
記者:您為什么會選擇從事泵閥行業的工作?
李向英: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認識了上海交大的一位工程師,就這樣與泵閥結了緣。最早我是學機械專業的,但我那時還沒有決定從事機械專業的工作。這位工程師對我講了從事機械方面的工作對我今后發展的有利之處,分析了在甌北地區的就業機會有多大。他是一位老先生,比較有經驗,我認為他說得很有道理,于是我就試著做了。
最早我覺得女孩子做這個不太好,因為從事這方面工作肯定要從基層做起,去了解這些工藝。我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是在技術部做設計,需要下車間,我還嘗試操作過車床,當時覺得比較臟。我想這么臟,又那么累,其實我還可以去做很多很多事情,比如服裝設計、鞋業設計等等。如果我當時不選機械,我肯定會選鞋業設計。在十年以前,溫州的服裝鞋帽比機械要走俏,各方面工資待遇比機械的更高。但是現在選擇了泵閥行業干得挺好的,很開心。
最早我覺得女孩子做這個不太好,因為從事這方面工作肯定要從基層做起,去了解這些工藝。我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是在技術部做設計,需要下車間,我還嘗試操作過車床,當時覺得比較臟。我想這么臟,又那么累,其實我還可以去做很多很多事情,比如服裝設計、鞋業設計等等。如果我當時不選機械,我肯定會選鞋業設計。在十年以前,溫州的服裝鞋帽比機械要走俏,各方面工資待遇比機械的更高。但是現在選擇了泵閥行業干得挺好的,很開心。
記者:從事這個行業的工作以來,對您影響最深刻的一個人是誰?為什么?
李向英:當然那位工程師對我影響很深刻,但我覺得對我影響最深刻的是我以前的老板,他可以說是一個比較優秀的導師。我為之工作的第一家企業不是伯利特閥門,那家企業是做泵的。可以這么說,我對泵更加熟悉,對閥門反而有一些陌生,因為我來伯特利沒有從事技術工作完全是從事管理工。那個老板會給我們灌輸一些思想理念,這些不光是管理方面的理念,還有一些具體技術知識。人都是很有意思的要別人給你施加壓力,然后你才會有動力。是他讓我學會了一些東西。
記者:在您的職業生涯中最開心的一件事是什么?最感動的一件事是什么?
李向英:在我職業生涯中最開心的一件事是在2002年獲得了工程師職稱,我應該是一個最較年輕的工程師了。常規情況下,在02年的時候我還沒有這個資格,因為考核工程師需要有一定的經歷、一定的工齡和學歷。我的年齡我還沒有這個資格,其實在這方面沒有明確的規定,但是作為評選人員他會以此來衡量。我是比較幸運的,當時還需要具備的條件是曾獲得三項專利,公司具備一定的規模。那時,我已經拿到五項專利了,在這方面就占了很大的分值。還有一個優勢就是,專家評審過程中會問一些技術問題,那一年我正好是原來那個單位的技術部經理。他所問的產品特性,正是我在工作中所熟悉和了解的,所以答辯時候答得比較好。所以說這件事是我在職業生涯當中最開心的,我好幸運呀!當時有很多人是在四、五十歲才評上工程師的,他們都覺得我只是一個小姑娘。
最感動的一件事就是今年我有幸看見了國家中央主席賈慶林同志,我覺得我真是很幸運,我們公司只有三個人有這個機會,董事長、技術負責人和我。國家主席來視察,安全工作是我們省委省政府非常著重管理的,不能出一點紕漏,所以公司的其他員工就不能接近了。我覺得他特別和藹可親,一般我們看到他都是在一些比較嚴肅的場合,但是那天他過來的時候親切地和我握了一下手,還問我:“你是這個公司的職員么?”我真的很高興。
最感動的一件事就是今年我有幸看見了國家中央主席賈慶林同志,我覺得我真是很幸運,我們公司只有三個人有這個機會,董事長、技術負責人和我。國家主席來視察,安全工作是我們省委省政府非常著重管理的,不能出一點紕漏,所以公司的其他員工就不能接近了。我覺得他特別和藹可親,一般我們看到他都是在一些比較嚴肅的場合,但是那天他過來的時候親切地和我握了一下手,還問我:“你是這個公司的職員么?”我真的很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