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增速環比有所下滑,盈利水平依舊維持高位。
公司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7.58億元,同比增長8.89%,其中四季度實現1.98億元,同比增長2.66%;2016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92億元,同比增長29.61%,其中四季度實現0.35億元,同比增長7.0%,2016年實現每股收益1.43元。四季度收入增速環比有所下滑,盈利水平依舊維持高位。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2.50元(含稅),以資本公積金每10股轉增15股。公司同時公告2017年一季度業績預告,比上年同期下降10%-30%,主要源自一季度非經常性損益預計為32.2萬元,而去年同期公司非經常性損益為1377.5萬元。
主業穩步增長,洗滌泵、水療馬桶和機器人有望加速放量。
公司立足于家用電器排水泵這一細分領域,通過加大研發投入,持續提升的產品品質以及高性價比的優勢,進一步提升市場占有率。2016年公司通用排水泵與冷凝泵收入分別同比提升21.0%和26.4%,專用排水泵收入有所下滑,洗滌循環泵產品系列進一步豐富,該產品單價較高(60-80元/個),2016年實現160萬只的銷量,預計17年能達200萬只。我們認為受益于國內滾筒洗衣機銷量占比的快速提升以及洗碗機的需求增長,公司泵類產品未來長期增長趨勢確定。水療馬桶方面,公司16年仍繼續加大酒店與醫院平臺的推廣力度以及各區域代理商的開發力度,同時嘗試通過醫療器械、電商、會所或高端養老院等渠道進行推廣,2016年實現大幾千萬收入,17年銷售目標破億。工業機器人方面,同川科技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工業機器人種類進一步豐富,沖壓機器人(三軸到五軸)、SCARA 機器人的市場銷售取得突破,目前公司主力產品銷售均價在6-7萬,有望通過高性價比獲得更多客戶。
高毛利新品占比提升拉動整體盈利能力趨勢向上。
公司2016年整體銷售毛利率41.91%,同比提升3.27百分點,其中四季度毛利率同比提升2.47個百分點至43.30%,主要受益于毛利率水平較高的洗滌循環泵、水療馬桶和工業機器人產品銷售收入占比的提升。受毛利率提升和遠期合約公允價值變動凈收益等拉動,公司2016年銷售凈利率同比提升4.02個百分點至24.86%,整體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積極拓展新領域,維持“買入”評級。
目前公司“大健康+智能制造+新能源”三大板塊布局愈發明確,收入規模和盈利能力將進一步增強。我們預計公司2017-2019年凈利潤為2.30億元、2.61億元和2.93億元,同比增長19.88%、13.52%和12.52%,對應EPS1.71元、1.95元和2.19元,目前股價對應2017-19年PE 為37.20倍、32.77倍和29.13倍,維持 “買入”評級。
公司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7.58億元,同比增長8.89%,其中四季度實現1.98億元,同比增長2.66%;2016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92億元,同比增長29.61%,其中四季度實現0.35億元,同比增長7.0%,2016年實現每股收益1.43元。四季度收入增速環比有所下滑,盈利水平依舊維持高位。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2.50元(含稅),以資本公積金每10股轉增15股。公司同時公告2017年一季度業績預告,比上年同期下降10%-30%,主要源自一季度非經常性損益預計為32.2萬元,而去年同期公司非經常性損益為1377.5萬元。
主業穩步增長,洗滌泵、水療馬桶和機器人有望加速放量。
公司立足于家用電器排水泵這一細分領域,通過加大研發投入,持續提升的產品品質以及高性價比的優勢,進一步提升市場占有率。2016年公司通用排水泵與冷凝泵收入分別同比提升21.0%和26.4%,專用排水泵收入有所下滑,洗滌循環泵產品系列進一步豐富,該產品單價較高(60-80元/個),2016年實現160萬只的銷量,預計17年能達200萬只。我們認為受益于國內滾筒洗衣機銷量占比的快速提升以及洗碗機的需求增長,公司泵類產品未來長期增長趨勢確定。水療馬桶方面,公司16年仍繼續加大酒店與醫院平臺的推廣力度以及各區域代理商的開發力度,同時嘗試通過醫療器械、電商、會所或高端養老院等渠道進行推廣,2016年實現大幾千萬收入,17年銷售目標破億。工業機器人方面,同川科技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工業機器人種類進一步豐富,沖壓機器人(三軸到五軸)、SCARA 機器人的市場銷售取得突破,目前公司主力產品銷售均價在6-7萬,有望通過高性價比獲得更多客戶。
高毛利新品占比提升拉動整體盈利能力趨勢向上。
公司2016年整體銷售毛利率41.91%,同比提升3.27百分點,其中四季度毛利率同比提升2.47個百分點至43.30%,主要受益于毛利率水平較高的洗滌循環泵、水療馬桶和工業機器人產品銷售收入占比的提升。受毛利率提升和遠期合約公允價值變動凈收益等拉動,公司2016年銷售凈利率同比提升4.02個百分點至24.86%,整體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積極拓展新領域,維持“買入”評級。
目前公司“大健康+智能制造+新能源”三大板塊布局愈發明確,收入規模和盈利能力將進一步增強。我們預計公司2017-2019年凈利潤為2.30億元、2.61億元和2.93億元,同比增長19.88%、13.52%和12.52%,對應EPS1.71元、1.95元和2.19元,目前股價對應2017-19年PE 為37.20倍、32.77倍和29.13倍,維持 “買入”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