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以來,兩家國際石油公司相繼宣布大規模減記的消息在業內引起關注。
bp表示將在第二季度減記高達175億美元的油氣資產。殼牌宣布將減記220億美元資產價值,減值規模幾乎等同于虧掉其2019年全年的凈利潤。兩家公司對未來油價預測下降至55美元/桶、60美元/桶。伍德麥肯茲預測,受油氣價格低迷影響,許多石油公司可能將進行油氣資產減記。
事實上,減記“浪潮”早有預示。今年年初,新冠疫情還未爆發時,行業對油價的長期預期還為每桶75-90美元。但是,去年雪佛龍、西班牙能源巨頭Repsol以及殼牌分別減記約100億美元、50億美元和20億美元。
油氣資產減記這一舉動意味著什么?對國際石油公司和全球油氣行業將帶來哪些變化?本報記者梳理了相關報道,采訪了業內專家,今天咱們就來聊聊油氣資產是不是不值錢了。
關于資產減記,你需要了解——
一家石油公司,什么時候需要進行資產減記?要解答這個問題,首先需要弄清楚資產減記的財務定義和執行標準。
劃重點了——
每個上市的國際能源公司,擁有多少油氣資產,以及這些資產值多少錢,都會反映在每年公司的財務賬面上。根據《國際會計準則——資產減值》規定,當企業的資產價值存在一些減值跡象時,比如:資產市價大幅下跌;企業經營所處的經濟、技術或法律環境以及資產所處的市場在當期或近期發生重大變化,對企業產生了不利影響;企業內部報告的證據表明資產的經濟績效已低于或將低于預期等情況出現時,應當計量資產的可收回金額,如果這個數字低于賬面價值,就應當將資產的賬面價值減記至可回收金額,減記金額確認為資產減值損失。
今年以來,全球新冠疫情爆發導致油價大跌,市場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正常的油氣生產經營受到了影響,油氣資產價值出現減值跡象。因此,國際石油公司遵循《國際會計準則》,結合對未來油價的預測,開始對項目資產價值進行測算,于是,油氣資產減記的情況紛紛出現。
“在油價低迷的情況下,這兩家公司減記是一個很正常的商業行為。行業內其他公司接下來都會這樣做。”國內能源戰略研究專家、經濟學博士羅佐縣對《中國石油報》說,殼牌、bp此輪減記,反映出油氣價格下降、煉廠利潤率下降對公司財務狀況造成的影響。
“如果當前的低油價和需求不明朗的情況持續1-2年甚至更久,將會有更多的國際石油公司減記。”據 中油國際中東公司首席財務官張紅斌介紹,資產價值計算邏輯是“距離評估日越近,因素對價值的影響越大”。從時間上來說,油價對資產價值敏感度由高到低逐年遞減。因此,在油價從下跌開始的一到兩年內減記影響最大。
殼牌預計,2023年及之后,原油價格將達到每桶60美元
減記的觸發點諸多,但專家們普遍認為,今年石油公司資產減記的主因在于油價,即石油公司對長期油價的預期下降。較低的油價預期意味著:一方面,公司一些儲備的開采從經濟上講已不再可行;另一方面,那些值得開采的油氣田銷售產生的現金流將減少。
“減記之后,對石油公司最直接的影響體現在利潤降低、資產總額下降、資產負債率升高,一系列反映公司經營狀況的財務指標都將受損,并且這些都將體現在當年的公司財務報表中。”張紅斌對《中國石油報》表示,如果油氣資產價值的確在縮水,上市公司必須如實記錄在案,這是公司對股東、投資者、客戶負責任的體現。但是,因減記帶來的公司股價下跌與投資者的投資判斷之間并沒有因果關系。
看起來,去年年底至今的這輪高達“百億”美元的減記幅度前所未有,但實際上相比于公司總體石油資產而言,這些數字仍占少數。據《華爾街日報》估算,相較預估區間的高端,殼牌所減記的資產價值相當于殼牌地產、工廠和設備資產凈值的約9%,bp和雪佛龍減記資產的這一比例分別為13%和7%。
從行業看,油氣資產不值錢了嗎?
疫情發展、經濟和需求復蘇的不確定性,以及各國政府的脫碳承諾,可能會將成本較高的油氣資產“擱淺”或變得不經濟。那么,如果國際油公司紛紛對油氣資產減記,是否意味著行業內整體的油氣資產不值錢了?
“大幅減記,反映的是賬面成本和收益的關系,并不能說明油氣資產的實際價值確實降低了。減記更多體現的是會計核算中的‘謹慎性原則’。如果油價短期內有大幅上漲,油氣公司還可能作新的調整。”張紅斌解釋道。
值得注意的是,在金融市場上,各大油氣公司的市值正在大幅縮水。近期,普華永道公布的全球市值百強名單中,國際石油公司市值大幅下降,其中,埃克森美孚、雪佛龍與殼牌等國際油公司的市值縮水一半左右。
“股票市值與行業油氣資產有關,但不直接對等。”張紅斌說道,股價是受投機心理、市場流動等多重因素影響的綜合反映,相比而言,通過財務手段測算出的數據則更能謹慎地反映出油氣資產的價值。
油氣投資策略將迎來變化
“就在幾年前,油氣行業還基本沒有人認可氣候風險、需求峰值、擱淺資產、清算業務模式等概念。如今,許多企業正圍繞這些想法制定策略。”伍德麥肯茲企業分析副總裁盧克•帕克表示。
“低油價下,保現金流、保生存是第一步。當下,國際石油公司為解決現金緊張的問題,都在轉讓低效或不符合其長期發展戰略的資產,包括Exxon、bp、Shell和OXY等,市場上資產交易機會變多了,但是,能否完全實現其剝離資產的目標仍很難說。”中油國際中東公司新項目主任薛立林對《中國石油報》說。
自疫情以來,BP多次釋放信號要加快擺脫化石燃料的轉型,公布減記計劃后,BP首席執行官魯尼表示將在9月宣布BP新的發展戰略,包括減少對油氣的關注,增加可再生能源業務。疫情、低油價的疊加影響下,歐洲各國政府出臺一系列利好能源轉型的政策,歐洲石油公司向低碳轉型雄心勃勃。沙特、阿聯酋在低油價期間加速多元化轉型,非油氣類資產并購交易明顯增加。據彭博社數據顯示,6月份,海灣國家并購交易價值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0倍。
與歐洲同行不同的是,埃克森美孚的風格略顯“執著”和“豪橫”。據Oilprice評論員Tsvetana Paraskova分析,埃克森美孚尚未對其資產價值進行減記,甚至過去10年中都未做過多調整。但據Oilprice報道,投資者要求石油公司開始在未來價格預測中考慮氣候變化的因素。
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今年年初曾表示,正在推動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龍采取更多改善氣候問題的行動。
能源消費版圖悄然變局
“未來油氣資產價值降低與行業對油價看低、新能源發展等因素密切相關。目前,各大國際油公司主要往天然氣過渡,歐洲一些公司開始介入風電、光電,收購相關企業。”據薛立林觀察和分析,整體來看,化石能源和新能源將呈現長期共同發展的局面,但化石能源、特別是煤炭在全球一次能源消費的占比將會逐漸下降,天然氣作為過渡能源占比將會增長,最終會向可再生能源、清潔能源的方向發展。
“目前,業界在高度關注著新能源車電池技術、‘綠色’氫氣技術、風電、光伏電的有效利用和儲存技術,碳捕集、利用及封存技術,核聚變等相關技術的突破進展。對于石油公司而言,要提前研判今后能源消費結構的市場變化趨勢,來調整能源投資策略和結構。”他說。
即使油氣公司紛紛減記,也并不意味著油氣行業迎來“拐點”。張紅斌表示,除非出現一種新能源完全能夠替代化石能源,如果僅是由于價格的浮動造成的減記,并不能說迎來了行業“拐點”。
“石油行業不會輕易丟掉自己的市場,現在,就看煤炭、油氣、新能源,誰能抓住機遇,在變中求勝。”羅佐縣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