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從三峽集團獲悉,金沙江下游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四座水電站累計發電量突破1萬億千瓦時,相當于減少標準煤消耗約3億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8.3億噸。
為做好迎峰度冬能源保供,三峽集團全力以赴保障能源安全穩定供應,充分發揮梯級電站能源供應“穩定器”和“壓艙石”作用。2022年12月20日,世界在建規模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水電工程——白鶴灘水電站全部機組投產發電。隨著白鶴灘水電站全部建成,金沙江下游四座梯級電站與三峽電站、葛洲壩水電站構成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總裝機110臺,總裝機容量7169.5萬千瓦,約相當于3個三峽電站裝機容量。
其中,金沙江下游4座梯級電站總裝機容量達到4646萬千瓦,多年平均發電量約1900億千瓦時,可替代標準煤5729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5732萬噸。按每千瓦時電量可產生13.8元GDP計算,每年可支撐我國2.62萬億元以上GDP產出,在優化我國能源結構、促進節能減排、拉動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為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提供綠色新動能。
金沙江下游四座水電站工程規模巨大、技術復雜、效益顯著,是實施“西電東送”的國家重大工程。工程開發任務以發電為主,兼顧防洪、航運,并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在四座梯級電站工程建設中攻克了一系列技術難題,創造了34項世界之最。四座水電站成功建設運營,標志著我國水電工程建造和裝備制造水平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實現了中國水電從“跟跑”“并跑”再到“領跑”世界的歷史性跨越。其中,“300米級溪洛渡拱壩智能化關鍵技術”獲2015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溪洛渡電站于2016年獲菲迪克工程項目杰出獎;向家壩電站于2022年3月榮獲第三屆高混凝土壩國際里程碑工程獎;烏東德電站于2022年9月榮獲菲迪克高度贊揚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