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夏”麥收結束,谷物顆粒歸倉,小麥秸稈都去哪了?近日,在安徽省阜陽市潁上縣陳橋鎮金元村的麥地里,小麥秸稈被打包成一個個圓柱形的秸稈捆垛,再經過收儲轉運,被送往附近的電廠。
“從農民那里回收來的各類農林廢棄物,對我們電廠來說就是‘寶貝’。”潁上皖能環保電廠相關負責人表示,電廠可對小麥秸稈等各類農林廢棄物進行燃燒處理,利用熱能發電,年處理量約30萬噸,年發電量2.25億千瓦時,目前承載了潁上縣大部分秸稈及其他農林廢棄物的處理任務。
焚燒秸稈發電,煙氣排放嚴格按照國家標準執行,避免了農民直接燃燒秸稈帶來的環境污染,具有很好的減污降碳成效,是妥妥的環境友好型項目。“三夏”以來,該電廠的工作人員跑遍潁上縣各個鄉鎮收購秸稈,目前收購工作還在進行中,參考往年收購情況,預計今年午季收購秸稈8萬噸,到了秋季收購量會更大。
秸稈焚燒發電提高了秸稈綜合利用率,實現了“變廢為寶”。金元村村民馮偉說,每次豐收后,秸稈都成了農民的煩惱,直接還田會破壞土壤結構,影響后續的耕種作業。如果要徹底清理秸稈,還要花費一筆不小的開支。“現在秸稈被電廠收購走了,我們還增加了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