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徐礦集團自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全面實施技術改造與升級,推進能源產業綠色發展,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排放,以實際行動助力“美麗江蘇”建設。
聚焦頂層設計,將環保理念融入企業治理
組織架構日益健全。設立環境保護部,將企業20個部門納入環保監管體系,明確各部門責任目標,實現生態文明建設“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逐年加大環保資金投入力度,2022年環保項目預算投資較去年增長20.25%。
制度體系日益完善。將生態環保、綠色發展寫入“十四五”發展規劃,加大環保合規管理力度,制定下發《徐礦集團排污許可管理辦法》《固體廢物污染防治管理辦法》等,實施危險廢物轉移分級管理。持續實行環保制度“廢改立”,及時廢止不合時宜的舊制度、設立適應新時代環保要求的新制度,進一步完善了環保制度體系。
督查力度日益加強。開展環保問題專項排查及“回頭看”,建立問題排查長效機制,著力提升環保管理水平。先后對煤炭、電力、煤化工主體產業進行了第一輪環保督查和環保督查“回頭看”,目前持續深入開展第二輪環保督查工作,通過督查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整改,有效防范了企業環保風險。
聚焦綠色轉型,以環保要求推動產業發展
產業結構綠色化。堅持“內部全面落地,遍及江淮大地,走向全國各地”思路,大力發展新能源,推動產業結構綠色轉型。重點圍繞“外電入蘇”通道,大力建設風光火儲等一體化大型清潔能源基地。現已立項新能源項目26個、開工建設項目7個、并網發電項目2個。
生產方式清潔化。按照“是礦不像礦,產煤不見煤,采煤不用煤”的思路,大力推進煤礦清潔生產與高效利用,成立自然資源部煤炭資源勘查與綜合利用重點實驗室徐礦集團綠色開采研究基地,建成中國煤炭工業首個第四代礦井、全國七家生態文明礦井之一的郭家河煤業公司。
資源利用高效化。加強水循環利用、熱能梯級利用、瓦斯發電等技術研發與應用,將“有害資源”變成可用資源,降低能源資源消耗。積極探索污泥、煤泥、一般固廢等摻燒工作,加強熱電聯產技術、灰渣綜合利用技術、生物質耦合發電技術等研發,實現了廢棄資源高效化、無害化、清潔化處置和利用。
聚焦節能低碳,用環保成效繪就生態底色
綜合處理呵護“綠水”。下屬張雙樓煤礦井下設置鉆孔水源,將礦井涌水作為井下防塵水使用,供水能力占全礦防塵用水57.5%,在全國首創礦井水循環再利用,被自然資源部認定為國家級綠色礦山;下屬郭家河煤業公司礦區生活污水回用率達100%,礦井污水回用率93%以上,獲評煤炭工業節能減排先進企業。
低碳減排保衛“藍天”。3家控股電廠全部實現超低排放,其中徐礦綜合利用發電公司超低排放改造每年可減少NOX排放3000余噸,減少SO2排放1300余噸;下屬長青能化公司實施節能技改30余項,涼水塔風機節能改造、動力裝置甲醇點火改造兩項目年節約標煤8000余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近1.2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