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推動核能綜合利用安全高效發展,有序拓展清潔能源產業,5月27日,經過三個月樁基施工建設,第一罐混凝土在田灣核電蒸汽供能項目能源站正式澆筑,標志著全國首個工業用途核能供汽工程——中核集團田灣核電蒸汽供能項目全面拉開建設帷幕。
這是中核集團全面落實國家綠色低碳發展戰略,繼核能供暖后,積極立足“三新一高”,在核能綜合利用領域開展的又一積極探索,將為我國建立近零排放能源體系,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貢獻“核”力量。
作為中核集團在蘇核電企業,江蘇核電積極探索核能供汽等多種方式的核能綜合利用,在連云港市委市政府的指導和支持下,與連云港市徐圩新區石化基地聯合開展建設規劃,項目設計已通過電力規劃設計總院評審。該項目2月23日開始樁基施工,目前相繼完成了氣象塔和環境監測站遷建、能源站全部樁基施工建設,預計年底將完成項目配套的海水淡化廠房和能源站結構封頂。
核能供汽是利用核電廠熱量,解決石化產業用汽需求,降低綜合能耗和消除環境污染的一種新途徑。主要是從核電機組二回路抽取蒸汽作為熱源,經過多級換熱,最后經工業用汽管網將熱量傳遞至用戶端。
2021年10月,國務院印發的《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聚焦“十四五”和“十五五”兩個碳達峰關鍵期,提出了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等主要目標。
核能是安全、經濟、高效的清潔能源,是人類應對氣候變化重要能源選擇。在碳達峰碳中和與能源轉型大背景下,在有核電的地方利用核能替代化石能源熱源,是推動工業用汽清潔低碳化的有效途徑。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項目建成后,每年可為連云港石化基地提供480萬噸工業蒸汽,可實現每年減少燃燒標準煤40萬噸,等效減排二氧化碳107萬噸、二氧化硫184噸、氮氧化物263噸,相當于新增植樹造林面積2900公頃。同時每年為石化基地節省了70多萬噸碳排放指標,提供了更多的環境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