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南方電網建設的廣東梅州、陽江兩座百萬千瓦級抽水蓄能電站,同時投產發電。至此,粵港澳大灣區電網抽水蓄能總裝機達到近一千萬千瓦,高峰時段頂峰發供電能力大幅提高,相當于增加了近兩個海南省的供電能力。粵港澳大灣區建成世界上抽水蓄能裝機容量最大、電網調節能力最強、清潔能源消納比重最高的世界級灣區電網。
強支撐 助力打造世界清潔能源利用示范灣區
廣東梅州、陽江兩座抽水蓄能電站機組裝機總容量為240萬千瓦,將提升粵港澳大灣區電網調節能力超過三成,有效促進新能源大規模、高比例接入。目前,南方區域抽水蓄能裝機突破1000萬千瓦,達1028萬千瓦,其中粵港澳大灣區的抽水蓄能裝機容量達到968萬千瓦,為粵港澳大灣區打造世界清潔能源利用示范灣區提供堅強的支撐。
目前,粵港澳大灣區白天的最高負荷需求約1億千瓦,而夜間低谷只有3000萬千瓦左右,用電峰谷差非常大,有了近千萬千瓦的抽水蓄能規模,可以在夜間吸納更多的風電、水電等清潔電能,支撐粵港澳大灣區建成清潔能源比重最高的世界級灣區電網。
據測算,擁有抽水蓄能總裝機近千萬千瓦、滿發時占電網平均負荷13.8%的粵港澳大灣區電網,對支撐大規模消納風電等清潔能源作用明顯,可支撐全年消納清潔能源電量超2100億度,清潔能源電量占比接近50%。
兩座抽水蓄能電站全面投產后,將為粵港澳大灣區電力系統中的新能源占比不斷加大提供有效資源調節,促進新能源充分消納,預計全年可優化調峰電量34億千瓦時,對應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80萬噸,減排效果相當于近22萬畝森林的凈化效果。
穩經濟 拉動上下游產業鏈投資約300億元
“兩座電站總投資約150億元,除了規模可觀的電力調節效益外,它的建設投運,還可拉動上下游產業鏈投資約300億元、帶動就業崗位約7.4萬個。作為央企,我們要發揮好現代產業鏈‘鏈長’作用,為服務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提供有力的專業化支撐。”南方電網調峰調頻發電公司董事長劉國剛表示。
兩座抽水蓄能電站在建設過程中,不斷推動產業發展,拉動上下游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持續發展。據統計,兩座抽水蓄能電站從主體工程開工到投產共有121個參建單位,成功攻克87項重大關鍵技術。預計每座抽水蓄能電站投運后,將帶動當地商業、旅游業等配套發展,每年可分別增加地方財政收入約1億元。
梅州抽水蓄能電站位于廣東省梅州市五華縣,是國家《贛閩粵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規劃》重點項目,電站上、下水庫庫容分別為4102萬和4382萬立方米,總庫容位居全國第二。梅州抽水蓄能電站從主體工程開工至電站全面投產僅用時48個月,創造國內抽水蓄能電站主體工程建設最短工期紀錄。其中4號機組成功實現機組開關成套設備國產化,打破了該系列設備長期被國外廠商壟斷的局面。
陽江抽水蓄能電站位于廣東省陽江市陽春八甲山區,是國家“十三五”水電發展規劃中40萬千瓦級設備自主化的依托項目。陽江抽水蓄能電站是目前國內已投運單機容量最大的抽水蓄能電站,圓滿完成700米級、40萬千瓦超高水頭超大容量抽水蓄能機組設計制造自主化任務,機組設計難度位于世界前列;建成世界首條800米水頭級鋼筋混凝土襯砌水道,節約造價近30%,節省資金約2億元。
兩座國產化抽水蓄能電站全面建成,實現了多項工程建設和技術突破,標志著我國抽水蓄能設備設計制造水平又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先進經驗將為“雙碳”目標下抽水蓄能電站大規模建設提速增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