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由中國海油投資建設的我國首個智能深海油氣保障倉儲中心在澄邁馬村港中國海油海南碼頭投用,標志我國深海油氣資源勘探開發供應鏈保障體系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完成,深海油氣資源開發和海洋萬億大氣區建設的后勤保障基礎得到進一步強化。
海南油氣資源極其豐富,但大多數蘊藏在深海,勘探開發難度極大。中國海油用40年的時間走過了國際石油公司近百年的發展歷程,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掌握了深海油氣資源勘探開發生產運維完整技術體系,推動我國首個1500米超深水大氣田“深海一號”成功投產,截至今年2月累計產氣超10億立方米。
而支撐深海油氣資源勘探開發,特別是深水鉆完井、生產作業的順利開展,需要大量的物資倉儲和高效的配送保障支持。為滿足深遠海油氣勘探開發生產需求,提升后勤保障能力,中國海油從2010年開始經營馬村港,在港區逐步建設起倉庫、泊位、堆場、油罐等多種設施,并于2021年2月開始在馬村港3號庫基礎上開建具備全自動化作業能力的大型立體智能倉庫,打造智能深海油氣保障倉儲系統。
“此次建成的大型立體智能倉庫占地面積近7000平方米,規模為行業內最大,技術先進程度也達到業界領先水平。”中國海油海南分公司采辦共享中心總經理趙峰表示,智能倉庫由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自動導引運輸車)恒溫庫區、器材立體庫區、管材立體庫區及懸臂恒溫庫區等4部分組成,在存儲標準、規劃設計、設備選型及應用開發等方面實現了多項行業首創,可為海洋油氣勘探開發提供全方位的物資倉儲和配送支持。
趙峰說,大型立體智能倉庫的倉儲容量達到改造前的1.9倍,全面使用標準容器存儲物資。由于采用智能倉儲控制系統,倉庫管理人員可單人單機同時操作多臺堆垛機、AGV小車高效精準完成物資存取、物品擺放、貨物分揀等操作,作業準確率和作業效率顯著提升,同時管理人員規模較傳統倉儲模式減少24%,預計倉庫建成當年的倉儲物流綜合成本下降將超過3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