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由原子能院研發的低放廢液熱泵蒸發處理系統性能試驗在江蘇海安圓滿完成,標志著熱泵性能達到設計指標,具備供貨條件。這是熱泵技術在放射性廢液處理領域首次實現國產化,擺脫了國外技術壟斷。該系統是低放廢液處理設施的核心系統,將用于低放廢液的蒸發濃縮,實現減容最大化、廢物最小化,相比傳統蒸發工藝,其節能效果在90%以上。
江蘇省南通市副市長陳曉東、海安市市委書記于立忠,中核集團系統工程部督察助理黃勃,項目設計單位中核工程核化工院副院長趙華松、項目承擔單位原子能院院長薛小剛,項目主要分包單位鐵錨公司董事長吳賁華,以及設備最終用戶中核四〇四公司項目相關負責人牛小惠,原子能院重大項目管理部和退役治理工程技術中心領導在現場共同見證了性能試驗。
黃勃對熱泵性能達到設計指標表示祝賀。他指出,熱泵設備采購受到國外疫情影響,中核集團緊急啟動設備國產化計劃,該設備的供貨進度曾一度成為整個項目進度控制過程中的高風險項,原子能院和鐵錨公司頂住了壓力,迎難而上,抽調精兵強將,墊資啟動,踐行了“強核報國 創新奉獻”的新時代核工業精神和民營企業的擔當,體現了國家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體制優勢,供貨項目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凝聚了各方心血。他希望各參研參建單位要慎終如始,進一步團結協作、強化質量、提前策劃、梳理風險、積極應對,高質量完成后續工作;同時,希望原子能院進一步加強成果轉化力度,加大科研院所改革步伐。
薛小剛強調,熱泵項目意義重大,原子能院臨危受命,是挑戰也是機遇。項目團隊成員舍小家為大家,大力協同,用短短三個多月的時間就完成了技術突破,系統處理量是原熱泵科研項目的3.5倍。原子能院作為我國核工業的老母雞、國內唯一的綜合性核科研基地,今后將充分發揮技術優勢,在成果轉化方面加強各方對接,開展多領域合作,讓科技成果轉化落地生根。
牛小惠表示,熱泵設備制造僅用了國外設備廠家三分之一的供貨周期,且性能指標完全達到設計要求,體現了中國智造的品質和中國速度,希望各方繼續通力合作,取得最終勝利。
陳曉東、于立忠、趙華松、吳賁華也紛紛對項目團隊成功實現性能指標達標表示祝賀,希望大家繼續做好后續工作,全力以赴按時、保質交貨;今后加強成果轉化方面的國企與民企合作,開展更加廣泛的合作,創造更多奇跡。
自從接到供貨任務以來,原子能院退役治理工程技術中心發揚“三牛精神”,主動擔當,成立專項工作組,加強組織協調,以披荊斬棘的魄力火速推動各項工作,完成了高達18米的熱泵系統建造,取得了關鍵技術指標的重大突破,首次實現了熱泵技術在放射性廢液處理領域的設備供應國產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