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男男作爱gayxxx-欧美男男军人gayvideos-欧美男男激情videos高清不卡-欧美男男被双龙在线播放-a黄视频-a黄色片

“十四五”期間全國8個化工大省將如何發展新材料?

日期:2021-06-21  作者:
  作為我國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中國制造2025”重點發展的十大領域之一,新材料產業被認為是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并對未來發展有著巨大影響的高技術產業。“十三五”期間,不僅中央制定了新材料產業發展專項規劃,多省市也相繼出臺其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劃和專項政策,鼓勵支持新材料產業發展。
 
  近日,各省已陸續開始發布其在新材料領域的“十四五”規劃,周小刊特根據公開資料梳理了山東、廣東、江蘇、浙江、湖北、湖南、山西和安徽這8個化工大省與新材料產業發展相關的政策及要點。
 
  山東省
 
  2018年10月26日,山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印發山東省新材料產業發展專項規劃(2018—2022年)的通知》指出,到2022年,山東省新材料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5萬億元,年均增長10%以上,產業規模保持全國前三,力爭位次前移,重點新材料細分行業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的占60%以上,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的占20%以上;到2025年,全省新材料產業主業務收入超過2萬億元。其中,要重點發展以下三個方向:
 
  一是前沿新材料,包括石墨烯、3D打印材料、超高溫材料、新興功能材料等;
 
  二是關鍵戰略材料,包括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生物醫用材料、新一代光電信息材料、高端裝備用特種合金、先進功能陶瓷材料等;
 
  三是先進基礎材料,包括先進有色金屬材料、先進紡織材料、先進化工材料、先進鋼鐵材料等。
 
  詳細重點發展方向如下:
 
  1.前沿新材料
 
  前沿新材料是引領新材料技術發展方向、催生新興產業的孵化器,是實現我省新材料跨越式發展、搶占制高點的突破口。未來五年,我省要將石墨烯、3D打印材料、超高溫材料、新興功能材料等作為前沿新材料的發展重點,力求實現新的突破。其中,對我省具有一定優勢的石墨烯等先進碳材料,要著力提升研發水平,開發中高端產品,加快產業化進程,拓展市場廣度和深度,進一步做大做強;對具有一定基礎但發展水平不高的3D打印材料等,要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以龍頭企業為引領,深化產學研合作,提升技術和產品水平,提高競爭力;對尚處空白或起步階段的新興功能材料、超高溫材料等,要盯緊國內外發展趨勢,積極引進一批高端人才和頂尖技術,形成若干高水平、標志性前沿新材料企業和產品,打造新材料產業新亮點、新優勢。
 
  石墨烯
 
  重點發展石墨烯粉體、石墨烯薄膜等規模化制備技術,實現對石墨烯層數、尺寸等關鍵參數的有效控制,提高石墨烯基礎材料的產業規模和產品穩定性;加強石墨烯儲能材料、防護涂料、復合材料等開發,促進其在超級電容器、鋰離子電池、防腐涂料、導電油墨、導熱散熱器件、輪胎、紡織品、高端環境處理材料、石墨烯潤滑油等產品中的應用,拉長石墨烯產業鏈,壯大產業集聚區。
 
  3D打印材料
 
  重點發展能夠引領增材制造技術大規模應用的高速鋼、模具鋼、不銹鋼、高品質鈦合金、高溫合金、鋁合金、銅合金等特種合金球形粉末低成本制備技術,研制3D打印專用光敏樹脂、高分子粉末與絲材等高性能專用材料及成型技術,拓展3D打印技術在醫學診斷、快速制造、精密鑄造等領域的應用,加快增材制造產業發展。
 
  超高溫材
 
  重點發展超高溫非氧化物陶瓷材料,實現硼化物、硅化物、碳化物等新材料的技術突破,占領超高溫陶瓷材料領域的制高點。瞄準航空航天領域及高速高密度動力部件制造業,重點發展鈦基、鎳基等高溫合金、高熵合金,促進軍民融合發展。開發燃氣輪機和航空發動機用高溫合金葉片,完善高溫合金技術體系,打造新的增長點。
 
  新興功能材料
 
  重點發展形狀記憶合金、自修復材料、智能仿生材料、智能傳感材料、超材料、液態金屬、新型低溫超導及低成本高溫超導材料、耐極端環境材料等新興功能材料,加快高精尖技術引進和產業化,實現智能超導材料產業突破。
 
  2.關鍵戰略材料
 
  關鍵戰略材料已成為制約國民經濟發展和國防工業建設的瓶頸。對我省具有優勢的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生物醫用材料、稀土功能材料等,要進一步拓寬應用領域,打造一批全國知名的山東新材料品牌,壯大競爭優勢;對有一定基礎但技術水平不高、工藝裝備滯后的新型顯示材料、新能源材料、高性能輕合金材料等,要加快突破技術關和市場關,勇于追趕第一方陣;對尚處在起步階段的先進半導體材料、高性能鈦合金與特種鋁合金等,要快速推進由設計、研發、引進到生產、應用的發展進程,縮短差距,突破瓶頸,實現產業化規模應用。
 
  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
 
  重點發展高性能低成本碳纖維、高強高模及功能玻璃纖維、芳綸、聚酰亞胺纖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氧化鋁纖維、氮化硼纖維、玄武巖纖維、碳化硅陶瓷纖維等材料;加快纖維及復合材料的智能、綠色生產制造技術和耐高溫熱塑性復合材料產業化水平;進一步拓寬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在工業裝備、高壓氣瓶、汽車輕量化、軌道交通、風力發電、海洋和體育休閑領域的應用。
 
  生物醫用材料
 
  重點發展殼聚糖、聚乳酸、聚羥基脂肪酸酯、聚砜、醫用有機硅等材料,支持臨床應用研究和產品開發。圍繞矯形外科和植入體,重點開發可承載骨誘導修復材料、可吸收骨固定產品等;圍繞口腔種植修復,重點開發高生物相容性的口腔種植修復體;圍繞新型心腦血管植介入,重點開發新一代全降解血管支架、人造血管等產品;圍繞中樞神經修復與再生,重點開發可促進脊髓、腦神經等中樞神經修復與再生的材料和產品。推動全降解修復生物復合支架、可吸收組織修復材料、醫用導管、醫用敷料等臨床醫用產品產業化進程。
 
  稀土功能材料
 
  重點發展以釹鐵硼永磁和新型高豐度稀土永磁材料為代表的高性能永磁材料、工業脫硝和汽車尾氣凈化處理等領域用稀土催化材料、非晶合金、新型稀土熒光粉、高性能儲氫材料等。開發高純稀土分離技術,提高產品等級。擴大稀土永磁材料應用領域,提高鈰鋯復合氧化物儲氧能力和使用壽命,加快高性能儲氫材料產業化步伐,提高新型稀土熒光粉的性能指標,形成區域優勢。
 
  新一代光電信息材料
 
  重點發展寬禁帶半導體碳化硅單晶襯底材料及功率器件、氮化鎵晶體、電子信息陶瓷與元器件、集成電路用大尺寸硅材料、高純金屬及合金濺射靶材、高性能單晶銅鍵合引線、覆銅板、增材制造用激光晶體、大尺寸金剛石單晶材料、金剛石/銅高導熱復合材料、高導熱電子封裝材料、半導體封裝材料、電磁屏蔽膜、大尺寸非線性光學晶體、射線探測用晶體材料、特種光纖預制棒等產品,提升先進半導體材料、新型顯示材料、高端光電子與微電子材料等關鍵材料的國產化水平。
 
  新能源材料
 
  重點發展新能源電池用高端正負極及隔膜材料、電解液等,縮小與國外先進技術的差距;加大氫燃料電池材料、特種功能氟碳材料、高能量電池用銅箔、高效太陽光譜選擇吸收涂層等材料的研發力度,提升磷酸鐵鋰、三元正極、高能量密度硅碳負極、電池級碳酸鋰、納米碳酸錳、新能源動力電池殼體及鐵鎳基耐蝕合金等材料產業化水平。
 
  高端裝備用特種合金
 
  重點發展能源裝備用、反應堆壓力容器等核電主設備用特種合金材料,石化用耐熱耐蝕合金材料,軍工及海工裝備用高功率密度耐熱高強鋁合金材料,航空航天等高技術領域用高強高導鋁合金、高強高彈銅合金、高性能鎂合金、鈦合金材料,海工裝備用耐腐蝕鈦、銅合金等。積極開發海工與核能用特種焊接材料,發展高端裝備用高強耐蝕鋁合金厚板及蒙皮薄板、超高強高韌鋁合金車身板材、導電型材、特種性能鋁合金及其復合材料等。研發大型產品特種加工工藝及裝備,突破高端特種合金材料純凈化和組織均勻性控制、質量穩定性等技術瓶頸。
 
  先進功能陶瓷材料
 
  重點發展超薄液晶玻璃基板用陶瓷材料、高純超細氧化鋁粉體及透明陶瓷、碳化硅防彈陶瓷、碳化硅蜂窩陶瓷、高純氮化硅粉體、高純氮化鋁粉體、特種陶瓷及復合材料、太陽能瓷磚等功能型或復合型陶瓷產品,提高高溫煙氣和污水處理陶瓷膜材料的制備水平及規模。以國際先進水平為標桿,突破材料設計、批量制備、制備技術集成等方面的關鍵技術。
 
  3.先進基礎材料
 
  先進基礎材料的技術工藝、生產規模及應用水平是衡量工業基礎的重要標志,是我省新材料建成萬億級產業的基礎支撐。對我省有發展優勢的航空航天鋁材、先進化工材料等,要進一步提升技術檔次和市場拓展能力,保持行業領先水平,提高國際競爭力;對有一定基礎、發展水平不高的聚酯纖維、高性能軌道交通用鋼等,實行專項引領和全面扶持,促進發展提升,盡早達到優勢產業水平;對尚存短板的輕合金晶種材料、超強功能纖維等,要鼓勵企業對標國際、定位高端、敢于投入,發揮后發優勢,勇于爭先領跑,形成新的增長點。
 
  先進有色金屬材料
 
  重點發展高強高韌鋁合金材料、高強耐熱鋁合金材料、特種有色晶種材料、新型鋁合金復合材料等。開發高強鑄造鋁合金汽車零部件、高強高導銅合金、耐蝕銅合金管材、高純壓延銅箔等。開發高性能鋁合金、銅合金、鈦合金等有色金屬粉末冶金材料。開發高性能鑄造鎂合金及高強韌變形鎂合金及制備技術、低成本鎂合金及加工技術,推進鎂合金在汽車零部件、軌道列車、電子等領域的應用。
 
  先進紡織材料
 
  重點發展再生聚酯纖維、原液著色纖維、導電纖維、石墨烯改性纖維、阻燃纖維等功能纖維產品。加快甲殼素纖維、海藻纖維、麻漿纖維、聚乳酸纖維,阻燃、高濕模量再生纖維素纖維等可降解、可再生生物質纖維產業化進程。加強調溫、導電等功能纖維及其智能紡織品一體化開發。突破綠色制漿及漿纖一體化產業化技術、新溶劑法纖維素纖維專用漿制備及“溶解-紡絲-溶劑回收”的產業化關鍵技術。
 
  先進化工材料
 
  重點發展有機氟、有機硅、聚氨酯、高吸水性樹脂材料、聚碳酸酯、烯丙基類樹脂、高性能熱塑性彈性體、特種工程塑料、特種橡膠、電子化學品及封裝材料、高端綠色助劑、功能性膜材料、高性能聚烯烴專用料、海工裝備用聚脲系列防腐涂料、海水淡化用特種膜等化工新材料,推進產業化進程,形成特色園區。開發高性能潤滑油脂、環保型水性涂料、農藥中間體等量大面廣精細化產品,深入對接下游細分需求市場,不斷鞏固提升相關領域的領先優勢。
 
  先進鋼鐵材料
 
  重點發展高性能海工鋼、超高強韌汽車用鋼、高性能軌道交通用鋼、超級鐵素體不銹鋼、高氮奧氏體不銹鋼、超級雙相鋼、先進裝配式建筑用鋼等鋼鐵新材料。提高金屬粉末的制粉水平和能力,開發新型粉末冶金零部件制備技術,提高汽車結構件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產品比率,扭轉鋼材精深加工產業規模不夠、競爭力不強的局面。
 
  廣東省
 
  2020年9月25日,廣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廣東省培育前沿新材料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1—2025年)》指出,力爭到2025年,建立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前沿新材料研發和制造高地,并圍繞這一發展目標,制定了“五大重點任務”和“六大重點工程”。
 
  詳細“五大重點任務”和“六大重點工程”如下:
 
  一、五大重點任務
 
  一是優化產業發展布局。依托優勢地市,培育一批區位優勢突出、產業特色明顯、政策配套完善、具有品牌競爭力的產業集聚區。
 
  二是構建自主創新體系。推動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高水平創新平臺,打通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產業技術研究創新全鏈條,建立健全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結合的自主創新體系。
 
  三是突破核心技術。圍繞我省電子信息、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需求,突破一批產業急需的戰略性、前瞻性、顛覆性技術,獲得一批產業帶動性強、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和重點產品。
 
  四是完善產業生態。強化關鍵原材料、高端裝備、先進儀器設備等的支撐保障,推動產業鏈上下游開展全鏈條協同攻關,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生態體系。
 
  五是強化國際交流合作。鼓勵“引進來,走出去”,吸引國際知名機構、海外人才來粵發展,支持企業和研發機構開展國際交流、在境外設立研發機構和實施海外并購等。
 
  二、六大重點工程
 
  一是創新能力提升工程。建設一批高水平研發機構、重點實驗室、產業技術創新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等創新平臺,構建全球頂尖綜合性材料科學研究基地和創新集群。
 
  二是制造技術提升工程。圍繞核心裝備、精密儀器設備以及關鍵部件、產品等,突破一批前沿新材料制備與加工技術,加強對新工藝、新材料的研究和探索,加快前沿和顛覆性技術的開發和應用。
 
  三是產業培育孵化工程。通過產業綜合性載體、專業型孵化器、創新創業公共服務平臺等建設,加速推進重大成果的落地轉化,培育發展前沿新材料產業集群。
 
  四是應用示范與推廣工程。建立健全我省新材料測試評價體系、應用示范與推廣體系以及前沿新材料產品的質量、責任風險保險機制,降低下游用戶使用風險,突破“有材不好用、好材不敢用”瓶頸。
 
  五是單項冠軍企業培育工程。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打造創新型領軍企業,發展一批主營業務突出、競爭力強、成長性好、專注于細分市場的專業化“單項冠軍”企業。
 
  六是知識產權與標準體系工程。強化我省前沿新材料的知識產權的儲備運營,建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前沿新材料技術和標準體系。
 
  江蘇省
 
  2020年12月19日,江蘇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江蘇省“產業強鏈”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其總體要求可概括為:聚焦13個先進制造業集群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實施531產業鏈遞進培育工程;培育50條重點產業鏈;做強30條優勢產業鏈;促進10條產業鏈卓越提升。其中,前沿新材料集群包含先進碳材料、納米新材料、特鋼材料和高溫合金材料4條重點產業鏈,且先進碳材料、納米新材料、特鋼材料3條重點產業鏈均列入了30條優勢產業鏈,先進碳材料還被列為推動實現卓越提升的10條產業鏈之一。表1為50條重點產業鏈目錄。
 
  浙江省
 
  2019年4月4日,浙江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浙江省加快新材料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提出,到2022年,浙江省新材料產業年產值突破1萬億元,比2018年增長53%以上,年均增長112%,產業規模穩居全國前4位,建成化工新材料、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磁性材料、氟硅新材料和光學膜材料等若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業基地。
 
  2021年5月8日,浙江省發改委、經信廳印發《浙江省新材料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到2025年,全省新材料產業規模實現倍增,力爭突破1.6萬億元,國內第一方陣地位更加穩固,國際影響力明顯上升。創新能力、產業競爭力向國際先進水平看齊,在若干戰略領域實現從跟跑、并跑到領跑,初步建成國際一流的新材料科創高地和全球有重要影響力的新材料產業高地;到2035年,全面建成國際一流的新材料科創高地和產業高地。其中,要重點發展以下三個方向:
 
  一是先進基礎材料,包括關鍵基礎零部件用鋼、高性能工程用鋼等先進鋼鐵材料,高性能銅合金、鋁(鎂、鈦)合金輕量化材料等先進有色金屬材料,高端聚烯烴、特種橡膠、可降解塑料等先進石化材料,高端礦物功能材料、新型墻體材料、綠色建材等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特種紙基材料、生物質材料、高技術纖維等先進輕工和先進紡織材料等。
 
  二是關鍵戰略材料,包括先進半導體材料、新型顯示材料、高性能樹脂(工程塑料)、新能源材料、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高端磁性材料、高端合金材料、生物醫用材料、人工晶體材料、電子陶瓷等。
 
  三是前沿新材料,包括柔性電子材料、3D打印材料、超導材料、智能仿生與超材料、石墨烯等納米材料、液態金屬、極端環境材料等。
 
  詳細發展目標、發展方向及重點任務如下:
 
  一、發展目標
 
  到2025年,全省新材料產業規模實現倍增,力爭突破1.6萬億元,創新能力、產業競爭力向國際先進水平看齊,在若干戰略領域實現從跟跑、并跑到領跑,初步建成國際一流的新材料科創高地和全球有重要影響力的新材料產業高地。到2035年,全面建成國際一流的新材料科創高地和產業高地,成為我省打造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重要窗口”的標志性成果。
 
  二、發展方向
 
  1.先進基礎材料
 
  先進基礎材料發展以支撐傳統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主攻方向。開展材料升級換代,拓展高端應用領域,不斷從中低端產品制造向中高端產品制造、從價值鏈中低端向中高端方向升級。加快數字化、清潔化、先進適用技術應用。
 
  重點領域:關鍵基礎零部件用鋼、高性能工程用鋼等先進鋼鐵材料,高性能銅合金、鋁(鎂、鈦)合金輕量化材料等先進有色金屬材料,高端聚烯烴、特種橡膠、可降解塑料等先進石化材料,高端礦物功能材料、新型墻體材料、綠色建材等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特種紙基材料、生物質材料、高技術纖維等先進輕工和先進紡織材料等。
 
  2.關鍵戰略材料
 
  關鍵戰略材料以支撐戰略性新興產業健康發展、保障核心產業安全為主攻方向。面向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端裝備制造業、航空航天、交通運輸、新能源、生命健康等重點領域,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完善產業鏈配套,努力實現重點領域短板材料的產業化和規模化應用。
 
  重點領域:先進半導體材料、新型顯示材料、高性能樹脂(工程塑料)、新能源材料、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高端磁性材料、高端合金材料、生物醫用材料、人工晶體材料、電子陶瓷等等。
 
  3.前沿新材料
 
  前沿新材料以構筑未來競爭新優勢為主攻方向。面向國際科技前沿,把握未來產業發展趨勢,加強基礎研究和知識產權布局,培育一批變革性材料,打造有望引領未來發展的新產品,支撐未來產業發展。
 
  重點領域:柔性電子材料、3D打印材料、超導材料、智能仿生與超材料、石墨烯等納米材料、液態金屬、極端環境材料等。
 
  三、重點任務
 
  1.發展重點產品
 
  聚力發展先進半導體材料、新型顯示材料、高性能樹脂(工程塑料)、新能源材料、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高端磁性材料、高端合金材料、生物醫用材料、納米材料、柔性電子材料等十大重點新材料,突破一批“補短板”產品,提升一批“鑄長板”產品,布局一批“謀長遠”產品,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材料產品體系。
 
  2.突破關鍵技術
 
  強化基礎研究,鼓勵原始創新,為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源頭動力。實施“尖峰”計劃,瞄準新材料國際前沿領域,加快布局一批基礎研究重大專項。聚焦十大重點領域,全面實施“尖兵”、“領雁”、“領航”計劃,持續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突破一批“卡脖子”技術,推動更多領域技術由跟跑并跑向領跑轉變,形成一批標志性重大科技成果。
 
  3.建設創新平臺
 
  著力建設以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為主平臺的新材料科技創新策源地,在杭州城西、寧波甬江、G60(浙江段)、溫州環大羅山、浙中等科創大走廊打造新材料科創高地戰略支點。布局建設甬江實驗室等以新材料為主攻方向的省實驗室,爭取材料類國家重點實驗室布局我省,推動省新材料實驗室進入國家實驗室體系。引育一批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新建一批省級和國家級技術創新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創新載體,推動現有創新載體向更高能級載體升級。支持新材料研發機構、產業(技術)聯盟、龍頭企業建設新材料大數據與計算平臺、新材料工程化中試平臺、孵化園、創新聯合體、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
 
  4.打造核心產業鏈
 
  圍繞十大新材料重點領域,培育發展電子化學品材料、鋰電池材料、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磁性材料、氫能與燃料電池材料、先進半導體材料、高性能工程塑料、高性能功能膜、5G關鍵材料、石墨烯、輕合金、烯烴相關材料等12條核心產業鏈。聚焦薄弱環節開展產業鏈協同創新,強鏈補鏈。發揮龍頭企業引領、帶動作用,共同打造優勢互補、分工協作、融合發展新格局,培育形成一批技術領先、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百億級新星產業群。
 
  5.優化產業布局
 
  引導新材料制造業向省級和國家級高新園區、經濟開發區、產業集聚區及相關科技新城、智造新城、工業園區集聚,發揮寧波、嘉興、紹興、金華、衢州、舟山等地產業基礎優勢,聚焦先進高分子材料、高端電子材料、智能顯示材料、新能源材料、高性能纖維等細分領域,優化資源配置,合理布局創新鏈、產業鏈、金融鏈,建設8大千億級新材料產業集群,形成一批“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依托相關地區區位及產業優勢,建設一批新材料產業特色小鎮。
 
  6.培育骨干企業
 
  聚焦新材料核心產業鏈和重點優勢產業集群,突出產業鏈安全和供應鏈穩定,深入實施“雄鷹行動”“鳳凰行動”“雛鷹行動”和“放水養魚”計劃、科技企業“雙倍增”計劃,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領軍企業、單項冠軍和隱形冠軍企業。
 
  7.推進項目建設
 
  在先進基礎材料領域,實施一批數字化、綠色化改造項目和高端、短缺品種規模化擴產項目;在先進半導體材料、新型顯示材料、生物醫用材料、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等關鍵戰略材料領域,實施一批產業化、規模化應用項目;在納米材料、柔性電子材料、石墨烯等前沿新材料領域,實施一批研發創新、成果轉化和應用示范項目。
 
  8.促進規模應用
 
  綜合施策,營造良好的新材料應用生態,促進新材料規模化應用。制定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指導目錄和應用推廣目錄,通過應用獎勵和保險保費補償等政策,激活新材料初期市場。在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綠色建筑等重點領域,推動新材料生產、應用企業及產業鏈相關單位,聯合組建生產應用平臺,建設新材料應用評價設施、應用示范線和新材料數據庫,促進新材料產用協同。引導各地在老舊小區改造,未來社區(街區)、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建設中,開放新材料應用場景,積極推動新材料在重大工程和政府采購項目中的應用。培育發展新材料產業智庫、行業協會等專業機構,為新材料的推廣應用提供服務。
 
  5月28日,浙江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浙江省重大建設項目“十四五”規劃》,明確“十四五”期間浙江省將投資82637億元建設245個重大項目。其中,將在新材料領域投資350億元建設4個重大項目,重點推進正威長三角電子信息產業中心、中國巨石新材料智能制造基地等項目,并圍繞打造千億級新材料產業集群,重點主攻先進半導體材料、新能源材料、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等關鍵戰略材料,做優做強化工、有色金屬、輕紡等傳統領域先進基礎材料,謀劃布局石墨烯等前沿新材料,形成溫州、湖州、嘉興、紹興、衢州等地協同發展的產業布局。
 
  湖北省
 
  2021年4月9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印發《湖北省制造業產業鏈鏈長制實施方案(2021—2023年)》,其主要目標為:聚焦16條重點產業鏈,即:汽車產業鏈、智能制造裝備產業鏈、集成電路產業鏈、光通信產業鏈、現代化工產業鏈、節能環保產業鏈、紡織產業鏈、食品產業鏈、新材料產業鏈、生物醫藥產業鏈、大數據產業鏈、人工智能產業鏈、軟件和信息服務產業鏈、工業互聯網產業鏈、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產業鏈、航空航天產業鏈,實施產業鏈鏈長制,通過提升產業鏈帶動鏈主企業、骨干企業、單項冠軍企業做大做強做優,提升國內、省內配套水平,重點培育產業鏈鏈主企業50~80家,力爭突破“卡脖子”技術20項。積極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通過實施產業鏈外向度提升行動,實現貨物貿易進出口額年均增長10%。通過重點產業鏈的競相發展,力爭打造5個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20個國家級和40個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推動我省形成萬億級產業為引領、五千億級產業為骨干、新興未來產業為先導的現代化制造業體系。其中,新材料產業鏈鏈長為楊云彥副省長,省經信廳聯絡人為原材料處盛章學。
 
  湖南省
 
  2020年12月30日,湖南制造強省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湖南省化工新材料產業鏈五年行動計劃(2021—2025年)》指出,到2025年,全省化工新材料產業鏈實現總產值1200億元,通過認定的化工新材料企業達480家,過100億元的企業3家,過十億元的企業20家,培育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省級創新平臺增加到120個。
 
  詳細發展目標、發展方向及重點任務如下:
 
  一、發展目標
 
  到2025年,全省化工新材料產業鏈實現總產值1200億元,通過認定的化工新材料企業達480家,過100億元的企業3家,過十億元的企業20家,培育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省級創新平臺增加到120個。
 
  二、重點產品
 
  1.石化合成化工新材料
 
  依托中石化在湖南的“兩廠”和岳陽綠色化工產業園,大力發展石油化工基礎材料產業,通過支持岳陽已有煉化裝置1500萬噸/年滿負荷的運轉,優化煉化一體化的結構,為湖南化工新材料產業分別提供年百萬噸的芳烴、碳三和碳四及相應的石化資源;力爭引進合成氣一步制烯烴新工藝,不斷完善石化合成化工新材料的產品結構。加快延伸芳烴、碳一、碳三、碳四等中下游產業鏈,重點發展新型合成橡膠、特種環氧樹脂、工程塑料、聚酯、聚醚、聚烯烴、滌綸與無紡布及防疫用等功能高分子材料。
 
  支持岳陽石化合成新材料產業鏈的發展,以己內酰胺搬遷與升級轉型發展項目為契機,配套延伸產業鏈,打造國內己內酰胺—聚酰胺—紡絲/工程塑料新高地,帶動錦綸織造—印染—成衣/地毯制造等,把己內酰胺+尼龍6的產業集群打造成岳陽綠色化工園的產業創新特色,建設成為全球生產規模最大、產品豐富多樣、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年產100萬噸“岳陽特色尼龍城”。做大做強鄰甲酚醛環氧樹脂、水性環氧樹脂、特種環氧樹脂、固化劑等特色產品,推進湖南化工新材料在華為5G和中車時代在產業布局中的使用,沖破國際封鎖和壓制。推進鋰系聚合物產品的提檔升級,做強SEBS、SEPS、SSBR等高附加值產品,帶動高性能輪胎和膠鞋等橡膠制品在國際市場份量的遞增。
 
  基于氧化催化新材料及工藝的開發優勢,推進從環己酮氧化為環己內酯到下游聚己內酯類材料的生產開發和從丙烯、雙氧水氧化為環氧丙烷的國內第一套30萬噸/年工業試驗裝置的規模化生產,成為引領市場發展的標志性產業集群;加強聚己內酯復合材料、聚醚多元醇、聚醚多元胺等系列產品的研究和開發,發展新型聚氨酯及其衍生材料;開發特種熱塑性彈性體橡膠、耐候環氧樹脂、尼龍等高檔3D打印耗材,引領國際市場。
 
  利用綠色化工園區氫氣產能的提升和湖南長嶺石化科技開發公司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效加氫技術在煤化工和石油化工中的推廣應用,建設選擇性氫化特種酚、氫化增塑劑、氫化環氧樹脂、氫化高聚物等化工新材料集群,服務于國家戰略新興產業的發展。
 
  2.鹽(氟)化工新材料
 
  基于衡陽鹽鹵和宜章螢石資源優勢,以衡陽建滔、建衡、湘衡鹽礦為龍頭,重點發展高性能聚氯乙烯等有機氯產品、雙季戊四醇六丙酸脂和聚甲醛高分子材料、高效醫用消殺劑等高附加值產品;大力發展鋁鹽系列等高檔無機凈水劑、小蘇打等鈉系列高檔無機鹽新材料。突破低品位、伴生、難選螢石礦的浮選工藝技術,實施低品位螢石粉綜合利用及下游氟化工產業鏈延伸項目,達到并超過國家氟化鋁AF-0質量標準,開發高檔無機氟化工新材料。依托宜章弘源化工,進一步開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有機氟材料和含氟精細化學品等應用于醫藥衛生和電線電纜等領域。
 
  3.功能涂料化工新材料
 
  依托湘江涂料、株洲飛鹿、湖南松井和邦弗特等涂料領域龍頭企業,發展高檔汽車涂料、工程機械涂料、軌道交通涂料、手機涂料,水性涂料、粉末涂料、無溶劑及高固體份涂料、植物油脂涂料、防護涂料等綠色產品。促進軍工、防火阻燃、耐高溫、自清潔、防腐等功能型涂料和聚脲等新型涂層材料的發展。依托東方雨虹等發展建筑防水、保溫節能涂料。依托湖南久日、長沙新宇和懷化泰通等,加速推進湖南光固化涂料及助劑形成集聚優勢,大力發展丙烯酸低聚物、光敏樹脂、穩定劑等,帶動上游高端顏料氧化鐵紅、鈦白粉、鋁粉、鋅粉、酞菁系列等,中間體對氯苯腈、四氯苯酐等,及涂料用高分子助劑、新型平流劑等的發展。
 
  4.軌道交通用化工新材料
 
  依托時代新材、株洲聯誠、湖南航天等企業,引導帶動巴陵石化等上游企業原材料的生產和應用發展,形成具有特色的軌道交通用化工新材料產品制造示范區。加強整車內、外裝飾材料及路基材料的技術攻關,重點發展軌道交通輕質、耐候、環保復合材料,持續推進機車減振降噪材料及整車內、外裝飾材料等產業化,加快重點發展改性尼龍、聚酰亞胺、橡膠、輪胎等制品,增強與軌道交通配套的化工新材料產業鏈。
 
  5.農用化學品化工新材料
 
  依托湖南海利集團、湖南昊華,發揮我省農用化學品優勢,加快新農藥創制與產業化開發步伐,推進緩釋、控釋、長效制劑、速釋制劑、靶向釋藥、透皮和粘膜給藥制劑等的產業化;加強分離純化、手性合成、生物催化的技術創新,利用碳酰氯等的技術優勢,發展聚碳酸酯和聚氨酯等,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提升合成氨等的節能減排技術水平,促進高性能化肥技術進步。
 
  6.生物基化工新材料
 
  支持湖南駿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竹木纖維素溶劑法分離和纖維素基化工新材料技術的領先地位,創建百億產業集群。發展生物質原料的生物塑料、生物基增塑劑、生物纖維、生物橡膠等高分子材料及單體,包括聚乳酸、聚羥基烷酸、聚呋喃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氨基酸、聚四氫呋喃、聚有機酸復合材料和制品,力爭部分生物可降解材料在全國的領先。依托湖南洞庭、湖南棓雅、久瑞生物、松本林業等發展檸檬酸酯、單寧酸、沒食子酸、氫化松香等提取物向生物醫藥延伸發展。
 
  三、重點任務
 
  1.加強產業鏈載體能力建設
 
  以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和沿江化工企業搬遷改造為契機,進一步優化全省化工園區布局。依據資源條件、產業基礎、龍頭企業和環境安全容納能力等因素,突出產業特色,科學制定園區化工新材料發展總體規劃,提升現有化工園區規范化水平,新增一批與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園林綠地系統規劃、江河湖岸線保護與利用規劃等相協調統一的化工園區。科學制定園區發展規劃,配套完善基礎設施和公用工程,統一規劃建設供水、供電、供氣、供熱及“三廢”集中治理設施,實現原料互供、資源共享、土地集約,強化公共服務能力和智慧園區建設。
 
  2.推動化工新材料企業向園區聚集
 
  支持園區的土地和綜合資源供給,改善環境容量、安全保障、產業基礎等條件,做好化工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劃,促進化工新材料產業集約集聚發展,突出專業特色差異化發展。
 
  (1)以岳陽承建國家新型功能材料產業集群為契機,重點支持岳陽綠色化工園區充分發揮區位優勢,依托長嶺煉化、巴陵石化、湖南中創、岳陽興長等骨干企業,發揮特色催化材料對化工新材料產業創新的支撐作用,做大做強石化原料及基礎化工材料、功能高分子新材料等,打造國家重要的石化合成化工新材料為主導的新型循環經濟高新產業園,建成全省產業轉型升級和產教融合自主創新的示范區。
 
  (2)大力支持衡陽松木經濟開發區充分利用鹽鹵資源優勢,打造先進鹽鹵化工材料產業園,依托建滔(衡陽)和恒光化工、衡陽建衡等重點企業,繼續引進上下游配套企業,增強吸引境外產業轉移的競爭力,積極發展電子化工新材料,提升鹽鹵系列基礎化工新材料對區域發展的支撐,實現資源型產品向高端型材料升級。
 
  (3)不斷支持洪江高新區發展引領全球的光固化材料助劑、化工中間體等,打造精細化工新材料特色產業基地。
 
  (4)推進一批與區域發展相適應的中小化工園區和工業集中區化工新材料產業特色發展和產業關聯服務,望城經開區循環經濟工業園重點打造涂料、精細化工和專用化學品化工新材料,常德德山經開區重點發展農用化學品和碳酰氯產業鏈,郴州氟化工產業園利用螢石資源重點發展氟化工新材料。
 
  3.發展一批重點產品
 
  以化工新材料產業鏈重點產品清單為基礎,針對湖南省具有比較優勢和潛在優勢的一批化工新材料產品,實施鍛長板材料“領軍能力建設行動”。
 
  4.打造一批創新平臺
 
  支持和鼓勵省內創新平臺牽頭承擔國家化工新材料的重大科技攻關任務,組織重點新材料研制、生產和應用單位開展聯合攻關,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成果。在催化工程及石化資源精細利用、植物纖維素綠色制造、光固化材料和先進涂料樹脂等領域推動建立國家級研發平臺。在聚己內酯材料、有機硅樹脂及應用、尼龍阻燃劑、表面活性劑、氟樹脂、環氧樹脂、工程塑料、雙氧水綠色制造、催化劑再造和高分子循環利用等領域布局一批省級研發平臺的建設。
 
  5.促進安全綠色智能發展
 
  強化企業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按期完成沿江化工企業搬遷改造。支持企業利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入開展上云上平臺,加快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提高兩化融合水平。推進資源就地轉化和產業上下游關聯耦合;實施能效領跑者制度,實現資源和能源高效利用,培育和創建一批綠色工廠,開發一批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核心競爭力強的綠色產品。加強企業安全管理,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完善監控、消防等應急措施,加強安全環境應急預案管理和風險預警。
 
  6.推動開放合作
 
  以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為契機,支持優勢企業抓住化工產業結構和區域布局調整的機遇,與沿海化工新材料發達省份以及拜爾、巴斯夫、陶氏杜邦等跨國公司在產品創新和產業轉移等方面加強合作,占領一些技術發展的制高點,積極參與國際高端供應鏈建設,謀求在全球經濟格局變動中取得有利位置,打造一批在細分領域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優勢企業。支持化工新材料重點骨干企業通過投資、并購、重組等方式,在資源優勢地區建設原料保障項目,不斷提升生產技術水平和優勢產品供給能力,引進下游用戶,延伸產業鏈條,吸引大型央企、國際行業領軍企業入湘布局產業,壯大產業鏈規模,促進產業鏈安全和價值鏈提升。
 
  山西省
 
  2021年6月8日,山西省政府新聞辦對《山西省“十四五”新材料規劃》作了詳細解讀。該規劃指出,到2025年,全省新材料產業發展規模和質量進一步提高,重點細分領域產品高端供給能力大幅提升,產業基礎和產業鏈條延伸能力顯著增強,部分領域進入全國前列,總體實力邁入全國第二方陣。具體來講,“十四五”期間,全省新材料產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速保持13%以上,到2025年力爭突破3000億元,培育3家以上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的行業龍頭企業、10家以上營業收入達到100億元的企業,培育10家在全球領先的單項冠軍企業、10家在國內領先的新材料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到2025年,全省新材料骨干企業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重力爭達到3%以上,新建設2家以上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每年突破20項以上關鍵核心和共性技術,力爭一批重大創新成果實現高質量轉化及產業化應用。
 
  一、發展方向
 
  “十四五”期間,將依托現有產業基礎和比較優勢,圍繞“新特專高精尖”目標,實施非均衡和差異化發展策略,重點聚焦先進金屬材料、碳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半導體材料、纖維新材料、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前沿新材料等7個重點領域,不斷優化產品品種結構,延伸產業發展鏈條,加快培育1個千億級、3個五百億級、3個百億級產業集群,努力構建“133”新材料產業發展格局,構筑全省高質量轉型發展的新優勢新引擎。
 
  “1”即打造1個千億級先進金屬材料產業集群。集聚高品質特殊鋼、鋁鎂銅合金、釹鐵硼磁性材料等領域,實現集群規模壯大、產業鏈條延伸、建成世界領先的高水平先進金屬材料制造基地。
 
  第1個“3”即分別打造碳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半導體材料等3個500億級產業集群。一是堅持走高端化、差異化、市場化、環境友好型發展之路,突破高端炭材料和碳基合成新材料制備技術,加快石墨烯、超級電容炭、全合成潤滑油等材料開發,建成國內領先的碳基新材料產業研發制造基地;二是加大生物工程新材料的技術攻關,創制一批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生態環保材料等,打造成為國內一流的生物基新材料產業基地;三是重點發展碳化硅、砷化鎵、藍寶石等材料,加快引進器件設計、制造、封裝、測試、應用等產業鏈項目入晉落地,建成國家重要的半導體研發生產基地。
 
  第2個“3”即分別打造纖維新材料、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前沿新材料等3個百億級產業集群。一是加快發展高性能碳纖維、連續玄武巖纖維、高端紡織纖維等,打造從基礎原料—復合材料—制品構件的高性能纖維完整產業鏈,形成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產業集群;二是重點發展煤系高嶺土、特種耐火材料、新型陶瓷等無機非金屬材料,加快企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促進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換代;三是加快推進納米材料、先進復合材料、顛覆性技術新材料等前沿領域的重大技術攻關,拓展產品在航空航天、生物醫學工程等行業的應用范圍,進一步搶占國際競爭制高點。
 
  二、重點任務
 
  一是實施新材料重大技術突破工程,開展百項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增強共性基礎技術供給力度,加快前沿性引領性技術布局。
 
  二是實施新材料創新生態構建工程,推動創新平臺擴量提質,推進企業研發活動全覆蓋,加快新材料科技成果轉化,打造“政產學研金服用”七位一體的新材料產業創新體系。
 
  三是實施新材料產業能力提升工程,加強新材料生產應用示范平臺、測試評價中心等建設,支持企業開展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推進產業基礎能力高級化。
 
  四是實施新材料企業主體培育工程,開展新材料企業“三個倍增”計劃,著力培育一批核心競爭力強的企業主體,發揮其引領帶動作用。
 
  五是實施新材料集聚集群發展工程,重點打造若干個新材料特色產業示范園區和特色小鎮,培育一批主導產業突出、產業鏈條完善、競爭優勢明顯的新材料產業集聚區。
 
  六是實施新材料重大項目建設工程,謀劃、建設和儲備一批重大項目,優化項目推進機制,確保項目早投產早達效。
 
  七是實施新材料產業鏈供應鏈保障工程,開展新材料強鏈補鏈行動,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多元化發展,積極進入國內外產業供應鏈中高端。
 
  八是實施新材料標準引領和服務支撐工程,開展新材料標準領航行動,加快建設新型標準體系,提升新材料檢驗檢測服務能力和水平。
 
  安徽省
 
2021年6月11日,安徽省發展改革委發布《安徽省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規劃》),征求社會公眾意見。征求意見時間為6月11日—7月11日。《規劃》指出,要構筑安徽省新材料產業發展“3+2+N”新格局——大力發展三大主導新材料(先進金屬材料、先進化工材料和硅基新材料);重點培育兩大新興新材料(生物醫用材料和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加速布局前沿新材料,如增材制造、智能仿生與超材料、超導材料、石墨烯材料和液態金屬材料等。 
 
 
更多>同類技術

底部二維碼

地址:遼寧省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開發大路16號甲  電話:024- 25801520  傳真:024-25801522  版權所有:沈陽水泵研究所 2005-2024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遼ICP備06007912號-1  沈陽網站建設:思勤傳媒提供全程網絡策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欧美高清视频www夜色资源网 |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9九 | 久久综合视频网站 | 在线观看日韩www视频免费 | 久草视频官网 |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一区麻豆 | 国产大片91精品免费观看不卡 | 欧美日韩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自拍第一页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国产欧美日韩免费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播放 | 插吧插吧综合网 | 成人动漫在线观看网站 | 久久精品国产曰本波多野结衣 | 国产成人影院一区二区 | 青草网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激情视频 | 小泽玛利亚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八戒八戒看片在线观看网 | 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视频 | 国产亚洲精彩视频 | 久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青青草原综合久久大伊人精品 | 国产成人啪精品午夜在线观看 | 99视频精品全部 在线 | 国产网红在线视频 | 在线天堂网 | 成年女人毛片免费观看97 | xx视频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 在线观看免费午夜大片 | 麻豆日韩国产精品欧美在线 | 日本高清色www网站色 | 欧美精品三级在线 |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四虎成人免费大片在线 | 亚洲高清网站 | 国产福利免费看 | 欧日韩不卡在线视频 | 久久黄色毛片 |